教育:不能斥责,也不能称赞

谁都能做任何事。

57.在被斥责、称赞中长大的人,要是不被斥责、不被称赞,就不会采取行动。于是,他们认为不评价他们的人,都是敌人。

  • 恩威并施的教育无法解决任何问题。因对方不是依自己意愿行动的,而是赞美和斥责的驱动。
  • 当对方习惯被称赞、斥责等手段操控时,一旦自己不受称赞时,就会视我们为敌人,责备我们「为何不称赞他」。
  • 我们不能试图操控对方,因为这不是良性的教育方式,而且往往会适得其反。

58.斥责只能求得一时的效果,不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还会夺走对方挑战困难的勇气,使对方越来越我行我素。

  • 我们应该以对等视线进行良性沟通,不能因为一时的喝止产生效果而弃问题本质于不顾。

59.只要透过亲密沟通,就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错误。重要的是,这么做能建立起信赖关系。

  • 不没必要任何事都用斥责、处罚或威胁的方式解决,向对方简单地说明,进行亲密的沟通就够了。只要建立起信赖关系,对方就能接受。
  • 要注意说话口气与用语,避免假沟通之名的斥责。最好在事后,待气氛缓和时,再进行沟通。

60.一旦不当行为引人注目,人们就会重复这种不当行为,结果斥责一事,就成了促使对方染上恶习的最佳训练方式。

  • 斥责无疑是促使一个人染上恶习的最佳训练方式,也是最有效的方法。
  • 孩子不断重复能引起父母注意的事,而且一旦得不到父母的正面评价,就开始做些会招致负面评价的事。
  • 一味着眼于对方的不当行为只会适得其反。即便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,也要关注对方做出的恰当行为,这是教育者应有的姿态。

61.不要总是和别人比较,即便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也要找到他的长处,让他发现自己的优点,这才是最重要的事。

  • 比较一事,只会让孩子丧失自信,内心受伤。当自卑感越来越膨胀时,为了弥补内心的自卑感,孩子会朝错误的方向发展,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都会导致不当行为的出现。
  • 假如真的要做比较,也是将过去的他和现在的他进行比较,然后称赞「蜕变」后的他。

62.人只能透过失败来学习,借由失败的经验,守护自己「想要改变」的决心。

  • 阿德勒心理学主张的教育方式,重视「体验结果」。
  • 人是透过失败来学习的,适度的放任很重要。
  • 不是因为做得到而放手,而是因为放手才做得到。(比起担心一两次的失败,而不愿放手让孩子自己摸索学习,学会故意让孩子尝试失败的心态其实更重要。)
  • 例:孩子不肯收拾玩具,通过斥责威胁逼迫他收拾几次,到头来他也不会主动记得去收拾玩具。放任不管更有效,当孩子尝到找不到玩具的痛苦时,就会明白收拾玩具的好处,学习到收拾玩具比找玩具轻松多了。

63.体验结果的方式,远比处罚来得有效。要是到了吃饭时间,孩子还在外头流连忘返的话,不必斥责,没收他的晚餐就行了。

  • 用体验结果的方式代替处罚,这是阿德勒主张的教育方式。

64.「这孩子的反应比较慢……」母亲擅自解读孩子的心思,结果就是孩子认为自己没必要发表意见,以致真的成为反应比较慢的孩子。

  • 不要剥夺孩子获得成长与学习的机会。
  • 教育就是让对方学会独立解决问题,绝对不能让对方养成依赖的习惯。
  •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与勇气,而不是替孩子解决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。

65.当你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迷惘时,不妨问问自己:「对方透过这种体验能学到什么?」这么一来,一定能找到答案。

  • 和孩子约法三章不收拾玩具下次不准玩,孩子表示同意,但到了实施时孩子不但不遵守约定,还因为不能玩玩具而哭闹。——你要不要打破约定?
  • 父母这时可以想想「对方透过这种体验能学到什么?」如果打破约定,给玩具安抚孩子,孩子学到的是「虽然没有遵守约定,但哭闹一下就能得到原谅」。
  • 父母的处理方式会给孩子错误的诱导。这个时候,父母不应该买玩具安抚孩子,但也不必责骂,而是微笑对孩子说:「你不能玩,妈妈也觉得可惜,所以我们下次要一起收拾玩具。」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